從古至今,中華5000多年的歷史了,如此濃厚的歷史氣息,有很多文化都遺留至今,華表就是其中一項,華表具有著很濃厚的歷史氣息的,我們無論源起如何,華表流傳至后來,成為重要建筑物前的一種裝飾。該墓前的一對華表,柱身以浮雕云紋為裝飾,均勻細致,穿透柱身的云板就像一漂浮的云朵,十分傳神。石馬則是歷代帝王和將軍陵墓前常見的設置,古時馬既是主要的交通工具,更是軍隊的重要裝備,馬的形象用在墓前,最早的實物見于漢代名將霍去病墓的“馬踏匈奴”石刻,那時的大型石雕因工藝技術所限還沒有鏤雕形式,只是突出馬的主要特征。而大公墓的石馬雕刻技法十分成熟,石雕造型生動逼真。蕭大公墓的兩座石坊形相似,只是在局部的內容和形式上有所區別,牌坊坊柱以淺浮雕花草紋樣為裝飾,紋樣復雜精細,形式工整、構圖飽滿。由于運用淺浮雕形式,也使局部的密集繁縟的裝飾與牌坊整體構造上的簡潔明了形成對比,使得觀者遠看整體近看局部,不同距離上都有不同的欣賞點。其次該陵墓牌坊上也有常見的龍鳳形象,如“二龍戲珠”圖形,這也幾乎成為表現龍的形象的一種定式,紋樣本身寓意吉祥,形式感優美,并且富于變化,很適合于各種形狀的平面構圖。“二龍戲珠”體現的是先民對太陽崇拜和龍的圖騰崇拜,其中的“火珠”就是太陽的象征,內容應源于古人將太陽升起的自然現象與龍結合在一起的意象創造。圖5桓臺四世宮保牌坊傳統的建坊材料有石材、木材、磚砌、琉璃等,目前以石雕牌坊最為常見,也是各地現存牌坊中數量最多的一種,石雕牌坊以往多出現在城市的街道上和署衙門前,石雕的是牌坊中的高級形式,屬皇家專用,民間不可越矩。而磚砌的牌坊則比較少見,在江浙和皖南一帶民居中,常有磚砌的貼墻牌坊門形式,極具裝飾效果。
Copyright???????嘉祥張藝石業有限公司???www.792571.com???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:??
備案號:魯ICP備19007471號-7